• 科普报道
精灵之约•节气“植”说│上海植物园:上海的二十四节气花园•处暑
发布时间:2019-08-23          浏览量:2637          字体:【

01577555d8b8666ac7251df820d1ef.jpg@2o.jpg

处(chǔ)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既是农历七月中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的处暑时间为2019年8月23日18:01:53,阴历为七月廿三日。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我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至北纬11°28′。北半球地区的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节气来由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七月,又叫申月(七月地支为申)。十二消息卦中为否(pǐ,意为不好、坏、恶)卦,卦像表示天地阴阳平衡。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20151025134754_JjLaW.jpg

处暑天气开始由热转凉,三伏天已过,“秋老虎”也威风不再。天气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是热节之尾,凉节之首。这时的气温下降了2~3℃,一般情况下,降雨减少,气候干燥,所以降雨对气温的影响很大。“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之后气温会随之下降,凉爽的秋风在夜晚时已变得凉意袭人了。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处暑禾田连夜变”是说这时的庄稼成熟特别快,一天一个样。“处暑雨如金”,如果这时遭逢干旱天气,人们需要对庄稼浇水,再施以秋肥,“处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秋雨虽然使人感到丝丝凉意,但对农作物还是大有好处的,尤其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冬麦区来说,秋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给即将播种的冬小麦提供一个良好的墒情。雨水也有利于晚秋作物的生长。民间还有此时种萝卜、白菜的习惯,俗话说“处暑萝卜自露菜”,民间也认为处暑日应当下雨,有谚语说:“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有趣的是河南鹿邑一带却忌处暑日下雨,有谚语说:“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处暑习俗

采菱:处暑日妇女采菱,唱采菱歌;长者给儿童讲述植菱的好处。菱生在水泽之间,颜色或青或红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状有两角、三角、四角以及无角的。菱大致可分为家菱和野菱两种。种在坡塘中者为家菱,叶子和果实都大;自然生长于湖中者为野菱,叶子和果实都小,角尖直,刺人。菱性甘平,能清暑泻热、解毒滋补、安中、补五脏、补饥、轻身,凡是江河池沼地带多有出产。每当新秋,或者深绛浅红,或者深绿浅碧,漂浮在水面之上,乡间妇女往往泛以菱桶或兰挠,往来采摘。微风拂面,笑语盈盈,荡漾水中,趣味无穷。而湖光钗影,素袂云鬓,参差掩映于夕晖之下,更是一道胜景。南梁武帝萧衍曾作《江南弄·采菱曲》云:“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桂棹(zhào,意为船桨)容与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翳(yì,意为遮掩)罗袖。”到了唐代,李白也有《苏台览古》诗道:“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shēng,意为穷尽)春。”足见六朝以来,采菱唱咏的风气很盛,文人墨客将其写入诗词歌赋,也十分普遍。处暑前后,菱角结实正旺,女子身着布衣钗裙,边歌便采,清风徐徐,兰舟微荡,可称人生之乐事。

采菱1.jpg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中元的民俗活动。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七月节、鬼节、施孤、亡人节、盂兰盆会,为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今年中元节为公历8月15日,位于处暑节气之前),与除夕、清明节、重阳并称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四大节日。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招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开渔节: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动,欢送渔民开船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自1998年浙江省象山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开渔节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游客前往,使他们不仅领略到当地热烈的渔文化,也能一饱口福。此时节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四周,鱼虾贝类发育成熟。所以,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往往可以品尝到平时不多见的海鲜。

吃鸭子:民间素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秋季进补不宜食用肥腻、燥热之物,而对抗干燥的气候,不温不热、清热去火的鸭子其实是非常合适的,此时吃鸭最能滋阴润燥。民间认为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通常在处暑当日,帝都市民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南京则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之说,若是有老人在家的话,多半会炖上个“萝卜老鸭煲”或者来个“红烧鸭块”,并首先端上一碗送给邻居,然后才是自己全家痛痛快快地享用。鸭肉的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适中,比鸡肉高,比猪肉低,并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组织中,且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患者食之更佳。所以夏秋容易上火的季节,可多吃鸭肉。

timg.jpg

处暑物候

一候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五行属金,五常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说的是处暑时节,各种作物成熟,食物充足,天空中觅食的飞鸟增多,老鹰捕捉容易,便将多余的猎物堆放起来,就像陈列祭品一样。

timg (2)_副本.jpg

二候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处暑处于孟秋之月,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凉气袭来,树叶、草木开始发黄脱落,天地开始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气。

三候禾乃登:禾者,谷连藁(gǎo,指稻草)秸(jiē,意为农作物收割以后的茎)之总名。又,稻秫(shú,古指有黏性的谷物)苽(gū,同“菰”,亦即茭白)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曰登。指的是处暑时节,水稻等谷类作物开始成熟,农民也由此进入收割、打晒的收获季节。


处暑花讯

处暑时节,暑气渐退的上海植物园,夏花与秋实交相辉映,继续为您描绘灿烂美景:

1、银杏.JPG

银杏(Ginkgo biloba):别称鸭脚、鸭脚子、鸭掌树、白果、灵眼、公孙树、菩提树、圣树、凤果、蒲扇、鸣杏、寿杏、金桃、金果、银果、祖树、飞蛾树、蝴蝶树(日本)、日本寺庙树(荷兰)、四十银币树(法国)、歌德树(德国)、少女头发树(英国)、黄金树(美国),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产,上植多处可见栽培,此时正值雌株结籽期。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而目前在地球上占有统治地位的被子植物则起源于1.3亿~1.35亿年前的白垩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注:“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人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但事实上银杏属裸子植物,它的雌花(大孢子叶球)并不具备可以发育成果实的子房,所谓的“白果”并非果实,而是裸露在外的种子,那层具有令人不敢恭维的气味的外种皮,却常被人当作“果肉”。

2、罗汉松.jpg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别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原产华东、华南及西南,初秋雌株种子渐熟,绿色种子之下有较其略大之紫红色肉质种托(常被误认为是果肉,但罗汉松为裸子植物,仅生种子而无果实包被),好似多位身披紫色袈裟之罗汉在此打坐,但见满树青翠,紫红点点,颇富意趣,“罗汉松”之名由此而来。上植多处可见栽培,其中盆景园有多件桩景佳作。另有同属近种海南罗汉松(P. annamiensis)、百日青(P. neriifolius)、变种小叶罗汉松(P. macrophyllus var. maki)、狭叶罗汉松(P.macrophyllus var.angustifolius)及园艺种短小叶罗汉松(P.macrophyllus‘Condensatus')等。

3、荷花.jpg

荷花(Nelumbo nucifera):别名莲、莲花、水芙蓉、草芙蓉、芙蓉、芙蕖、红蕖、藕花、菡萏(hàndàn)、水芝、水华、水芸、水目、泽芝、玉芝、灵草、溪客、静客、中国莲,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广布亚洲、北美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上植多处水体可见,此时正当花果并茂。

4、长木王莲.JPG

长木王莲(Victoria ‘Longwood Hibrid’):睡莲科王莲属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系由美国长木植物园于1961年将亚马逊王莲(V.amazonica)与克鲁兹王莲(V. cruziana)杂交而成,上植二号门水池可见栽培。其花夜开昼合,单朵可持续开放三天,且花色可随开放天数逐渐由白变红,亦即上植“暗访夜精灵”夜游活动中的明星植物。

5、牡丹马齿苋_副本.jpg

牡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Wildfire'):或称马齿牡丹、大花马齿苋、阔叶半支莲、太阳花、半日花、猪母乳仔花,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广布于热带,上植多处花坛、花境可见栽培,因其叶片、花朵有昼张夜合特性,故为上植夏季“夜精灵”植物之一。

6、土人参_副本.jpg

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又名栌兰、土洋参、福参、申时花,假人参、参草、土高丽参,煮饭花,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原产热带美洲,上植草药园有栽培,初秋时节花果交相辉映,尤为可爱。

7、槐.JPG

槐(Sophora japonica):又称国槐、槐树、本槐、家槐、槐蕊、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材、护房树,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原产华北。上植多处可见栽培,此时满树白花与串珠状荚果并存。另有其变型龙爪槐(S.japonica f.pendula),常见于园内路旁、水畔。

8、栾树.JPG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或称木栾、栾华、石栾树、灯笼树、摇钱树、大夫树、乌拉胶、黑叶树、黑色叶树、木栏牙,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北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区,上植多处可见栽培,当前正处于盛花期,金英满树,并已有红色灯笼状幼果生成,于绿叶映衬之下红黄交辉,鲜艳夺目。

9、木槿.jpg

木槿(Hibiscus syriacus):又名木棉、荆条、喇叭花、朝开暮落花、无穷花,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有多个园艺品种,为上植“美槿佳荷”夏季花展中大放异彩的主角之一,亦是韩国国花。

10、黄葵_副本.jpg

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或名山油麻、野油麻、野棉花、芙蓉麻、鸟笼胶、假三稔、山芙蓉、香秋葵,锦葵科秋葵属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上植草药园可见栽培。

11、棉花.JPG

棉花(Gossypium spp.):锦葵科棉属一年生植物,原产南亚和西亚地区。上植黄道婆纪念馆可见栽培,以纪念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专家黄道婆。每年夏秋之交正值棉花花期,此时便可一睹棉花“真容”。因为人们日常所说的“棉花”其实并非真正的花朵,而是指其蒴果(又称“棉桃”或“棉铃”)成熟开裂后露出的种子表皮所附生的白色绒毛状纤维。另外,棉花曾于1929年(民国18年)当选为上海市花,足见其在这座当时以棉纺织为主业的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12、紫薇_副本.jpg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古称“紫微”,又名痒痒花、痒痒树、怕痒树、痒笑树、不耐痒树、惊儿树、紫梢、官样花、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宝幡花、饱饭花、鹭鸶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满堂红、满树红、海棠树、佛祖树、无皮树、猴刺脱、猴郎达树,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越南、日本、朝鲜亦见,上植各处可见栽培,并有同属近种南紫薇(L. subcostata)、福建紫薇(L. limii)以及园艺种银薇(L.indica‘Alba')、翠薇(L.indica‘Rubra')、矮紫薇(L.indica‘Petite Pinxie')等,尤以盆景园大型合栽式作品《铁骨铮铮》中紫薇古桩以及近蔷薇园处紫薇古树最为著名。说起紫薇,人们总爱拿“怕痒”说事,据说用手轻搔其肤,即见枝摇花动,宛如人之腋窝被搔,但此说纯属笑谈。所谓的“怕痒”乃因紫薇树冠较大,枝条柔软,加之为促其开花繁茂而经常被修剪成“头重脚轻”的单干多头状,因而重心不稳,树身极易摇晃,只消一阵微风便足以使其花叶摇曳不休;若是动手触摸,当然更会“笑”得花枝乱颤。

13、枣.JPG

枣(Ziziphus jujuba):又名枣子、红枣、大枣、刺枣、贯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上植近三号门处可见栽培,此时恰逢果熟期,翠叶垂荫,果实累累。盆景园中另有其园艺种龙爪枣(Z.jujuba‘Tortuosa'),枝条蟠曲,如群龙飞天,观赏性更强。

14、夹竹桃_副本.jpg

夹竹桃(Nerium indicum):又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洋桃、叫出冬、柳叶树、洋桃梅、枸那,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分布于亚洲热带,上植多处可见栽培,当前仍处于盛花期。另有同属近种白花夹竹桃(N.indicum‘Paihua')、重瓣夹竹桃(N.indicum‘Plenum')等同期开花。

15、马樱丹.JPG

马缨丹(Lantana camara):别称五色梅、臭草,马鞭草科马缨丹属直立或蔓性灌木。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上植多处花坛、花境可见栽培。全年开花,以夏、秋季为盛。

16、凌霄.JPG

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或称紫葳、女葳、陵苕、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堕胎花、藤萝花,紫葳科凌霄属落叶木质藤本。《诗经·小雅·苕(tiáo)之华》中“苕之华,芸其贵矣”之“苕”即指此物,为我国传统园林花木中四大藤花(紫藤、凌霄、忍冬、葡萄)之一,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东南亚亦见分布,上植多处墙面及棚架可见栽培。另有同属近种美国凌霄(C.radicans)花期亦近。

17、珊瑚树.JPG

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 var.awabuki):亦称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早禾树,忍冬科荚蒾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上植多处可见栽培,当前适逢果熟期,于万绿丛中簇簇果序艳若珊瑚,光彩照人。

18、金边阔叶山麦冬.JPG

阔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又名短莛山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上植多见于林下地被栽培并有园艺种金边阔叶麦冬(L.muscari ‘Variegata')花果期相近。

19、石蒜.JPG

石蒜(Lycoris radiata):又称彼岸花(日本)、龙爪花、蟑螂花,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分布于我国及日本,上植多处林下可见栽培,另有中国石蒜(L.chinensis)、长筒石蒜(L.longituba)花期相近。而说起“彼岸花”,人们总会将“彼岸(本意为水陆交界)”理解为阴阳界,因石蒜花叶不相见(即花时无叶,叶时无花,似阴阳两隔),于是被当成“冥界之花”。其实,日语“彼岸”意为春分或秋分(分别为“春彼岸”和“秋彼岸”),全球除赤道地区之外,一年之中唯有春秋分这两天昼夜等长,为昼夜长短变化之界。石蒜盛花期通常在秋分节气前后,故名“彼岸花”(蔷薇科的荼靡也同样有“彼岸花”之称,盖因此为春分之花;另外还有著名的“江户彼岸樱”,亦即春分时节盛花)。只是石蒜常栽于墓地(因其全株有毒,被认为能驱鬼降魔),于是产生了这样的误会。

20、葱莲_副本.jpg

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又名玉帘、白花菖蒲莲、风雨花、风雨兰、葱兰、肝风草,石蒜科葱莲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南美洲,上植多用作花境镶边、林下栽培,当前正值初花期,满目白花如积雪铺地,望之顿觉暑气尽消。

21、美人蕉.JPG

美人蕉(Canna indica):或称红艳蕉、小花美人蕉、小芭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亚洲、美洲热带地区。另有同属近种大花美人蕉(C. generalis)、紫叶美人蕉(C.‘America’)、金线美人蕉(C.‘Striata’)等,上植各处花境或滨水驳岸均见栽培,此时仍为盛花期。


处暑养生

处暑过后,暑气消失,天气渐凉,并呈现昼热夜凉的气候特点。首先,由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要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舒缓形体。保证睡眠良好,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以防暑气伤人。其次,昼夜的温差较大,需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应避免受凉,养护好阳气,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而后,运动调养仍需选择舒缓的活动项目,这样既不会耗费过多的精力,也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timg (1).jpg

处暑过后,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处暑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间外出必须添衣,以保护阳气。

睡觉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而雨后偏凉,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如发病应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饮食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食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以利收敛。

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但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在起居上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以便贮存体内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此时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宜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并保证早睡早起。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加强锻炼,以早晚为好。锻炼的方法以经常进行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运动为好。尤其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时,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室内养些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龟背竹、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橡皮树、猪笼草等。同时,早晚要注意增加衣服。

在饮食上要多吃水果。此时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因此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酒等;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在个人情绪上秋天主“收”,因此,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但要多注意滋脾补筋。在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并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

处暑饮食养生可多吃梨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上海植物园——城市绿肺、健康旅游圣地,动植物精灵们在这里与您相约,欢迎您的到来。

本项目获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8dz2312200、18dz2313900、19dz2300300)。


文:朱筱靓 图:资料图 审核:李敏 编辑:谢臻阳


新闻动态
  • |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上海植物园    地址:上海市龙吴路1111号    电话:8621-54363369
技术支持:上海创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264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