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内动态
精灵之约•节气“植”说│上海植物园:上海的二十四节气花园•惊蛰
发布时间:2019-03-06          浏览量:4701          字体:【

惊蛰.jpg

惊蛰,古称“启蛰”(日本至今仍沿用“启蛰”一词),现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农历二月节令。今年的惊蛰时间为2019年3月6日 5:09:39,阴历为正月三十日。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但依然乍暖还寒,而西南和华南则可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节气来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里将“惊蛰”解释为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上植君此前已给大伙儿科普过,蛰居的虫儿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真正原因。但自古以来,一些不知原委的文人骚客却总爱拿这“惊”字来说事,如东晋·陶渊明的“促春遘(gòu,意为相遇)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唐·韦应物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以及南宋·仇远的“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等诗句,无不如此。

惊蛰时节,桃红梨白、莺歌燕舞,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当年雨水就会多,有利农业生产,预示着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有些地区却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总结出“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雷响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等诸多说法,并认为惊蛰前打雷,当年注定是个灾荒年。但上植君认为“惊蛰始雷”仅与长江流域气候规律相符。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早在1月底前后即有雷鸣而北京则迟至4月下旬,故不可一概而论。

惊蛰农谚

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季节不等人,一刻千金值。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而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于是,“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团溜溜”、“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过了惊蛰节,亲家有话田间说”等诸多妙趣横生的农谚应运而生。

惊蛰物候

一候桃始华: 说的是桃花初开,自此渐盛。“华”,古同“花”,开花之意,有“华而不实”、“春华秋实”等成语。

二候仓庚鸣: 指的是惊蛰五日后,黄鹂开始鸣叫。庚,亦作鹒,即为黄鹂。《诗经·国风·豳(bīn,古都邑名)风·七月》中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之句。

三候鹰化为鸠: 再过五日,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指杜鹃,俗称“布谷鸟”,亦即“鹊巢鸠占”之“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发现鹰不见了,但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于是他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如此说来,这杜鹃可真不是什么“菜鸟”,不仅占“鹊巢”,还能占“鹰位”……

惊蛰花信

菊花桃.JPG

一候桃花(Amygdalus persica):亦即桃树之花,蔷薇科桃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中即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fén,指草木多实)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指草木茂盛或荆棘丛生)蓁”之句。后逐渐传播至亚洲周边地区,并由波斯传入西方,于是被误认为波斯所产(其拉丁文种加词persica,意即波斯)。根据其用途可分花桃和果桃两大类。前者为重要花木,早春花开之时,凝霞满枝,重葩叠萼,妩媚妍丽,芳菲烂漫,将春天装点得分外妖娆;后者是夏令鲜果,自古为“五果”(桃、李、杏、枣、栗)之首,被视作仙品、寿果,深受国人喜爱。

二候棣棠(Kerria japonica):又名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黄花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团花、金钱花、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山吹(日本),蔷薇科棣棠属落叶灌木。棣棠花是原产自中国的花卉,并且在我国分布较广。不过西方人最初是在日本接触到这种花的,便误以为棣棠花是日本原产,拉丁文种加词也成了“日本(japonica)”。棣棠枝柔叶翠,金英点点,别具风姿,可栽于墙隅、道旁,或作花篱、花径,群植于常绿树丛之前、古木之旁、山石缝隙之中或池畔、水边、溪流及湖沼沿岸,野趣盎然,亦可盆栽或作切花。

蔷薇.JPG

三候蔷薇(Rosa sp.):系蔷薇科蔷薇属部分植物种类通称,又名野蔷薇、白残花、刺蘼、刺红、刺花、买笑,古称“墙蘼(李时珍释其草蔓柔靡依墙攀援而生,故名)”,为落叶攀援灌木,在我国已有2000年栽培历史,至西汉时即有蔷薇属植物的记录,而以多花蔷薇(R.multiflora)最为常见。蔷薇常用于庭院粉墙棚架栽植,上海植物园蔷薇园可见栽培,但逢花开之时,翠云缭绕,叶茂花繁,姹紫嫣红,香艳可人,清风徐来,花影如浪;入夏则落红成阵,异香弥漫;深秋则红果串串,经冬不落,别有一番情趣。

此外,上海植物园还有以下当令植物:

初美人樱.JPG

‘初美人’樱(Cerarus ‘Introrsa’):又称椿寒樱,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是樱桃与钟花樱的杂交种。早春先叶开花,花团锦簇,风姿绰约,令人如痴如醉。然而,正如日本谚语“七日之樱”(意即“好花不常开”)所言,花期较为集中的‘初美人’樱仅可持续芬芳一周左右,赏花者切莫错过。上海植物园蔷薇园可见栽培。

‘才力’樱(Cerarus ‘Okame’): 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系钟花樱(寒绯樱)与豆樱杂交而成,花期初春,繁花似锦,气质迷人。上海植物园蔷薇园可见栽培。

尾叶樱.JPG

尾叶樱桃(Cerarus dielsiana):简称尾叶樱,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我国特有的优质樱花资源,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花开时萼片向后翻转,颇为奇特。上海植物园蔷薇园月季园西侧豆梨林边栽培。

木瓜海棠.jpg

木瓜海棠(Chaenomeles cathayensis):又称木桃(在《诗经·国风·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木桃”,即为木瓜海棠的梨果)、毛叶木桃、毛叶木瓜、狭叶木瓜、和圆子、西南木瓜,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西南。早春花朵先叶开放,簇生枝间,鲜艳美丽;入秋硕果累累,芳香袭人。明代《群芳谱》将木瓜海棠同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并列为“海棠四品”,为园林景观及树桩盆景之佳材;果实经蒸煮后制成蜜饯食用(因其石细胞含量过高,不宜鲜食),亦可供药用。上海植物园蔷薇园可见栽培。

紫叶李.jpg

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或称红叶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为樱桃李(P.cerasifera)变型种。原产亚洲西南部,我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早春花开,轻盈娇妍;仲春花谢,落英缤纷;初夏果熟,丹实累累;加之叶红三季,不逊红枫,是园林中重要的观叶树种;另有同属的美人梅(P.×blireana cv. Meiren),系紫叶李与重瓣宫粉型梅花杂交种,形态酷似紫叶李,但花朵重瓣,花色艳丽,花期更长,也更耐寒,因此更受欢迎。上述二种上海植物园多处可见栽培。

杏梅.JPG

杏梅(Armeniaca mume var. bungo):蔷薇科梅属落叶乔木,系梅与杏杂交所得,可耐- 25℃低温,而纯种梅花中的真梅系品种通常能耐-10℃低温,一旦遇到-15℃以下的酷寒,真梅系也就“真没戏”了。杏梅的枝叶介于杏、梅之间,花托肿大、梗短、花不香,似杏;果味酸、果核表面具蜂窝状小凹点,又似梅。上植蔷薇园附近梅林栽培。

喷雪花.JPG

喷雪花(Spiraea thunbergii):正名珍珠绣线菊,又名珍珠梅、雪柳,蔷薇科绣线菊属落叶灌木。另有同属且形态酷似的笑靥花(S.prunifolia,正名李叶绣线菊)。两者均枝条柔软,纤长伸展,弯曲成拱形,绿叶翠枝,珍珠点点,清心悦目。春来翠叶白花,繁密似雪;秋至叶色金黄,璨然可观。可丛植于池畔、山坡、路旁、崖边或在草坪角隅应用,上植随处可见栽培。

铁筷子.jpg

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别名黑毛七、九朵云、九牛七、双铃草、小山桃儿七、小桃儿七、鸳鸯七、冰凉花,英名:圣诞玫瑰(Christmas rose)、四旬斋玫瑰(Lenten rose,其中Lent指2~3月份的四旬斋节),毛茛科铁筷子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期持久,自冬末至初夏而络绎不绝,所见的“花瓣”,实为其花瓣状萼片。铁筷子真正的花瓣很小,圆筒状漏斗形,多个缩在里面,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上植牡丹园西侧香樟林下栽培。

豪猪刺.jpg

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又称大叶小檗、东北小檗、老鼠刺、猫儿刺、三甲刺、山黄连、鸡脚黄连、黄芦木、狗奶子,小檗科小檗属常绿灌木,因茎刺粗壮,仿佛豪猪身上的利刺而得名。分布于华中、华南及西南,适应性强,喜光耐阴,既耐干旱又稍耐水渍,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可在冬季-10℃低温情况下不受冻害,常用作刺篱阻隔或布置岩石园、树坛、墙沿角隅,亦可种植于堤岸、斜坡或用于屋顶绿化。茎、叶可供药用,根、茎可提炼小檗碱(黄连素)。上海植物园早在1980年起即开始引种研究各类小檗属植物,并在木兰园等处栽培。

山茱萸.jpg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又称山萸、萸肉、肉枣、药枣、实枣儿、鸡足、天木籽,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产于华东、华中及西北地区。山茱萸先花后叶,开春金英重重,赏心悦目;入秋红果累累,绯红欲滴,为春季观花和秋冬季观果之佳品。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大量人体必需元素,可鲜食或入药。上海植物园蔷薇园附近可见栽培。

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又名东瀛珊瑚、青木,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常绿灌木,原产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及日本、朝鲜等国。花期早春,翌春果熟,每年初春可见花果同株,绿肥红瘦,惹人喜爱,为观叶和观果均佳植物。另有变种洒金珊瑚(A.japonica var.variegata,又称洒金东瀛珊瑚、洒金桃叶珊瑚、桃叶洒金珊瑚、黄叶日本桃叶珊瑚、花叶青木),绿色叶片上密布金黄色斑点,观赏价值更高。上述二种上海植物园多处栽培,常用作绿篱或林下地被。

山麻杆(Alchornea davidii):亦称红荷叶、桂圆树、狗尾巴树、桐花杆,大戟科山麻杆属落叶灌木,因其枝干丛生直立,望之如麻而得名。暖温带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每当早春来临,新发嫩梢和幼叶呈红色,艳丽可爱,为园林中主要春季观茎赏叶树种,可丰富园林景观层次。上海植物园游船码头附近栽培。

黄杨.JPG

黄杨(Buxus sinica):亦名瓜子黄杨、锦熟黄杨、黄杨木、乌龙木、千年矮,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叶形如同瓜子,故名“瓜子黄杨”;又因生长缓慢而称“千年矮”。产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为我国传统园林观赏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杨“不花不实”,显然是对它的误解——黄杨既能开花,又可结果(当然,只有雌株才能在夏秋季长出一个个“小香炉”),而且它们的花期正是在每年惊蛰、春分期间。黄杨枝繁叶密,青翠可爱,树势经久,不易走型,北宋欧阳修谓其“落落非松,亭亭似柏”,清人则将黄杨与金雀、迎春、绒针柏并称“盆景四大家”。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中不乏黄杨佳作,园内多处亦见定型或散植黄杨。

紫堇.JPG

紫堇(Corydalis edulis):又名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罂粟科紫堇属二年生草本,分布于我国大部及日本。另有同属刻叶紫堇(C.incisa,又名地锦苗、断肠草、羊不吃、紫花鱼灯草、烫伤草),皆为有毒植物,上海植物园多见野生。

郁香忍冬.JPG

郁香忍冬(Lonicera fragrantissima):亦称香忍冬、香吉利子、羊奶子,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灌木。分布于华东、华中,花色素雅,芳香馥郁,初夏果熟,鲜艳夺目,为优良庭院植物,上海植物园草药园附近可见栽培。

雏菊.JPG

雏菊(Bellis perennis):亦名延命菊、春菊、太阳菊、马兰头花,菊科雏菊属多年生草本。原产欧洲,我国各地庭园栽培作为花坛观赏植物,上海植物园多见于早春花坛布置。粗生易长,耐寒力强,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花期持久,是早春地被花卉的首选。

金盏菊.jpg

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亦称金盏、金盏花、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菊科金盏菊属二年生草本。原产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北非和西亚,现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上海植物园多见于早春花坛布置,另可盆栽或作切花,全株亦可食用或药用。

蒲公英.jpg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又名蒲公草、奶汁草、金簪草、凫公英、华花郎、黄花郎、黄花苗、尿床草、西洋蒲公英、食用蒲公英、苦蓿、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婆婆丁、黄花地丁,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早春始花,花果期自春至秋,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利用风力的吹送将种子播向远方,是小朋友们郊游踏青的最佳“玩伴”。上海植物园亦多处可见,为药食兼用的野生植物。

风信子.jpg

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亦名洋水仙、西洋水仙、五色水仙、什样锦,百合科蓝壶花属球根花卉,原产南欧地中海东部沿岸。上海植物园多处栽培,品种繁多,花色绚丽,常用于花坛、花境、草坪点缀,亦可家庭盆栽、水培或作切花,但其鳞茎有毒,应避免儿童接触或误食。

葡萄风信子.jpg

葡萄风信子(Muscari botryoides):原名蓝壶花,因其开花之时花序如同串串葡萄,说以人们更愿意将它称为“葡萄风信子”,又名蓝瓶花、蓝瓶、串铃花、葡萄百合、葡萄麝香兰,百合科蓝壶花属球根花卉,原产欧洲中部,上海植物园多用作花境、草坪镶边或地被栽培。

洋水仙.jpg

洋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亦名黄水仙、喇叭水仙,石蒜科水仙属球根花卉,原产地中海沿岸。同我国传统的一葶多花的水仙(N.tazetta var.chinensis)相比,洋水仙为一葶一花,花香稍逊,但花朵硕大,色泽也更为艳丽、多变,品种繁多,花期较晚。上海植物园多处栽培,常用于花坛、花境、草坪点缀。

茶秆竹.jpg

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又名青篱竹、沙白竹、厘竹,禾本科矢竹属复轴混生型竹类。原产华南,为我国出口特产竹种之一,上海植物园竹园栽培。惊蛰时节始发笋,竹秆通直、壁厚、枝细、叶疏、节平、环细、光滑、坚韧、弹性强、不易虫蛀、耐腐蚀等诸多优点兼具,有“钢竹”之美誉。

(惊蛰还没开花)

惊蛰养生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为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均可,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将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文:上海植物园 图:资料图 审核:赵莺莺、杨宣 编辑:谢臻阳



新闻动态
  • |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上海植物园    地址:上海市龙吴路1111号    电话:8621-54363369
技术支持:上海创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26475号-1